当前位置:

沈白高铁:以速度与温度,绘就东北振兴新画卷

2025-10-20 10:49:16 编辑:拓

当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划破东北的晨雾,一条串联沈阳与长白山的高速铁路,不仅让“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梦想照进现实,更以钢铁动脉的姿态,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9月28日,沈白高铁的开通,不仅是一条交通线的延伸,更是一场关于发展理念、民生温度与生态智慧的深刻变革。

从“山高水远”到“近在咫尺”:高铁重塑民生幸福圈。过去,抚顺到长白山的旅途是场“耐力赛”:先乘火车到沈阳,再转大巴,中转耗时、体力消耗大,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如今,高铁直达让时空压缩:1个多小时的车程,清晨出发可赏长白山晨雾,傍晚返程能带回山野鲜味。对百姓而言,这是“诗与远方”的触手可及;对商家来说,这是“黑土地”与“全国餐桌”的直通桥梁。东北的菌菇、人参、冷面等特产,通过高铁的“鲜美通道”走向全国,让“土货”变“潮品”,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交通孤岛”到“发展枢纽”:高铁编织区域经济网。沈白高铁的意义,远不止于缩短时空距离。它像一根“金线”,将京哈、沈丹等高铁串联成网,让抚顺、通化、白山等城市从“交通末梢”跃升为“区域枢纽”。过去,游客因“旅长游短”压缩在长白山的停留时间;如今,2小时直达让“慢旅行”成为可能,酒店、餐饮、文创产业随之繁荣,形成“高铁+旅游”的生态闭环。更值得关注的是,高铁拉近了东北与京津冀、长三角的距离,南方游客乘高铁北上赏雪、滑雪,让曾经遇冷的冰雪产业“热”起来。数据显示,高铁开通后,长白山地区冬季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0%,冰雪经济从“季节性”转向“全年性”,为东北振兴开辟了新赛道。

从“极寒挑战”到“绿色标杆”:高铁建设彰显振兴精神。沈白高铁的建设,是一场与自然和技术的双重博弈。设计团队面对-40℃的极寒冻土,通过“保温桩基”“智能温控”等技术,让高铁在“冰封大地”上稳健飞驰;施工方坚持“生态优先”,采用“以桥代路”“隧道穿山”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森林、湿地的干扰。430公里的线路上,每一座桥梁都是“技术诗篇”,每一处隧道都是“生态答卷”。这种“攻坚不畏难,绿色不妥协”的精神,正是东北振兴的缩影——既要有突破瓶颈的勇气,也要有守护绿水青山的智慧。

从“交通线”到“振兴带”:高铁驶向未来新图景。沈白高铁的通车,不仅是东北交通格局的重塑,更是发展理念的升级。它让“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流动,推动东北从“单点突破”转向“区域协同”;它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证明生态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它更让外界看到,东北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复苏,更是民生幸福感的提升、发展方式的转型。

当复兴号列车载着东北人民的期待飞驰向前,这条钢铁动脉正以速度与温度,书写着东北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从黑土地到全国市场,从冰雪旅游到绿色经济,沈白高铁的每一公里,都在诠释着“交通强国”的深刻内涵。未来,随着更多“沈白高铁”的涌现,东北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绽放出属于这片黑土地的独特光彩。(张宝岐)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