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铁脉穿秦岭,川甘启新途,陇绵铁路的路网价值与民生温度

2025-11-12 11:43:00 编辑:拓

当绵阳平武县发布陇南至绵阳铁路项目方案研究公告,这条规划中全长240公里的铁路,正式从蓝图走向前期实操阶段。它北连兰渝铁路、南接宝成铁路,将穿越秦岭西段的崇山峻岭,填补陇南文县至绵阳平武间的铁路空白,结束沿线县域不通铁路的历史。作为川甘地区新的纵向辅助通道,这条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客货共线铁路,看似是区域路网的补充,实则是破解西北与西南互联互通瓶颈的关键布局,承载着沿线群众的出行期盼与区域发展的深层诉求。

路网补位,织密川甘联通安全网。长期以来,川甘两省虽山水相连,但铁路通道要么绕行陕西,要么集中在东侧的兰渝、宝成铁路,陇南东南部与川西北地区形成了广阔的铁路真空地带。陇绵铁路的规划恰好补上这一短板,与既有线路形成多线并行格局,大幅提升区域交通韧性,当宝成铁路因地质灾害或运力饱和受阻时,它可作为应急替代通道,保障西北-西南干线运输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它北接兰渝铁路和在建的天陇铁路,南连宝成铁路及川西铁路网,让兰州、天水与成都、重庆间新增高效联络路径,成都经绵阳至陇南的通行时间将从5.5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彻底改变相邻却难通达的困境。

资源激活,铺就沿线发展致富路。沿线的文县、平武县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与世界级旅游禀赋,文县的金矿、平武的金属矿藏于深山,九寨沟、黄龙、白马王朗等美景养在深闺,交通不便成为资源转化的最大障碍。陇绵铁路建成后,将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让矿产资源高效外运对接工业市场,让生态旅游资源融入成渝、西北旅游环线,带动形成“交通+产业+文旅”的发展链条。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和革命老区而言,这条铁路更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不仅能吸引企业落地、拓宽就业渠道,更能让特色农产品搭上货运快车,让沿线群众共享铁路发展的红利,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枢纽升级,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对陇南而言,铁路将使其从兰渝铁路的末端节点,升级为连接西南与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彻底摆脱地理区位带来的发展制约;对绵阳来说,这条铁路将巩固其成都平原北向次级枢纽的地位,强化与西北内陆的经济联系,为科技城的产业外溢与资源导入开辟新通道。更深远的是,陇绵铁路将推动形成以成都、兰州为主枢纽,绵阳、陇南为区域枢纽的多中心网络格局,让川甘两省的产业分工更趋合理,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更趋顺畅,为“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坚实的铁路支撑。

秦岭山脉的阻隔,终将被钢铁铁轨打破;川甘人民的期盼,正随着项目研究的推进逐步落地。陇绵铁路的意义,早已超越一条普通的交通线路,它是填补路网空白的补位线,是激活资源潜力的赋能线,是促进区域协同的联动线,更是承载民生期盼的幸福线。随着方案研究的深入与后续建设的推进,这条穿越群山的铁路必将成为川甘两省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让西北的辽阔与西南的富饶深度交融,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浪潮中,书写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崭新篇章。(李彩飞)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