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联更新招股书,披露了其2022至2024年的亮眼业绩: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8%,AI产业数智化业务更是以162.9%的增速成为核心引擎。在一系列数据的背后,特斯联科研实力的爆发式突破,成为其商业价值跃升、冲刺IPO的关键。
财务数据显示,特斯联2024年营收达18.43亿元,较2023年同比提升83.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若将时间线拉长,其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8%,展现出极强的持续增长动能。其中,AI产业数智化业务成为最大亮点:该板块2024年贡献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62.9%,占总营收比重攀升至89%,标志着特斯联已全面转向高附加值的AIoT智能化赛道。
市场拓展方面,特斯联客户总数增至342家,覆盖智慧城市、商业园区、工业能源等多个场景,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规模突破23亿元,为其后续增长奠定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资金效率显著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38天大幅缩短至104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优化。
当前,资本市场对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AI企业青睐有加。特斯联成功的背后,也离不开从学术研究到商业变现的完整闭环。
据悉,特斯联拥有三位IEEE Fellow——CTO华先胜博士、首席科学家邵岭博士和首席科学家杨旸博士领衔的科技研发团队。该三位博士同时入选第七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的“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其中,邵岭博士连续七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曾获得阿联酋至高科学奖——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科学杰出奖章。
在2024年,特斯联研发团队共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其中超过20篇被CVPR、NeurIPS等权威学术会议和IEEE T-PAMI等权威期刊收录。近期,邵岭博士及其合作团队再次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用于改进3D高斯绘制的二阶锚点技术,该技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影视与游戏制作等空间智能场景拥有广阔的应用潜力。该成果现已被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学术会议CVPR 2025收录,进一步巩固了特斯联在空间智能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今年,特斯联顺利完成D++轮融资,新入股股东包含青岛汇铸、青岛得厚、九江鄱湖、长沙经开等国有资本,诺哲瑞英、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此次融资成功,不仅标志着特斯联距离IPO更进一步,也为特斯联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注入新的资本动能。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