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驰的列车上,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到来之际,广州客运段协同两名专职律师,将广州南开往梅州西的G6353次列车打造成流动法治课堂,以"法治护航平安路,民法典伴您同行"为主题,让法律知识随着钢轨的延伸浸润人心。
步入9号车厢,浓郁的法治气息扑面而来:“法治护航平安路,民法典伴您同行”主题横幅如一道彩虹横贯车顶,行李架间垂落的法治金句随风轻摆,仿佛在诉说着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结。法务专员郑晓燕和徐睿手持话筒,结合高铁服务场景,生动讲解民法典第815条“文明乘车义务”和第821条“重点旅客关怀”条款。专职律师阿丽米热的工作台前排起长队,通过结合民法典合同编与侵权责任编,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等案例深入浅出讲解。欧阳律师则是为老年旅客讲解遗嘱继承新规,60岁的徐阿姨也感慨:“这下知道怎么用手机留嘱咐了,比找证人方便多啦!”
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生动注脚,广州客运段将民法典精神深度融入服务肌理。从电子客票的合法效力到行李托运的责任边界,从列车延误的权益救济到车厢安全的法律保障,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构铁路服务生态。广州铁路部门创新推出的"民法典进车厢"系列活动,通过案例解读、情景模拟等多样化形式,让法律条文化作旅客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指南。数据显示,该段法治宣传覆盖率已达100%,旅客法律咨询满意度高达98%,这些数字背后是法治思维对传统服务模式的深刻重塑。
当法治精神与高铁速度同频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法律文本的落地生根,更是一个文明社会对规则意识的集体守护。从"霸座者止步"到"善意被呵护",从"隐私有屏障"到"合同守诚信",每一段平安旅途都在丈量法治中国的进步刻度。广州客运段构建的旅客权益保障体系,正是以民法典为蓝本绘就的温暖图景,从快速响应机制让旅客诉求有处说,到应急预案为生命健康筑防线;从人性化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法治温度,到重点旅客照护模式用贴心服务传递法治关怀,这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法治的温度。
这列飞驰的法治课堂,恰似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微观缩影。当民法典的条文化作列车员手中的服务指南,当司法案例成为旅客口口相传的法治故事,一个民族对法治的信仰正在铁轨上延伸。展望未来,这缕法治春风必将吹拂更多角落,让每一位追梦人在旅途中既能感受时代速度,更能触摸法治温度,在法治阳关下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刘辉)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