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青年干部的身影总是格外醒目。他们既是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又是群众心声的直接倾听者,这种双重身份赋予了他们特殊的政治使命。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在履职尽责中彰显青春力量。
强化政治担当,首先要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村开展农民运动调查时,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写出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今天的基层青年干部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要像“时代楷模”黄文秀那样,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强化政治担当,核心在于练就为民服务的“真本领”。政治担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明代清官海瑞在担任淳安知县时,不畏强权、整顿吏治、减轻赋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请命”的政治担当。当代基层青年干部更应发扬这种精神,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像“草鞋书记”杨善洲那样,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大亮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把荒山变成绿洲。在数字化时代,青年干部还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服务效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为民服务中增长才干、体现价值。
强化政治担当,关键要锻造攻坚克难的“硬作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常常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没有过硬作风难以胜任。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今天的基层青年干部面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艰巨任务,更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要像“抗疫英雄”们那样,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同时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接续奋斗中成就事业。
基层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最好课堂,群众是青年干部最好的老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青年干部要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扛起政治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唯其如此,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属于这一代青年干部的奋斗印记,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瓦市镇 荣辉)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