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铁“移动课堂”重塑亲子出行新生态

2025-06-17 14:39:48 编辑:拓

本网6月17日讯 夏日的G6353次高铁车厢里,5岁的轩轩踮起脚尖,将塑料圈精准抛向印着“电茶炉”的提示卡。实习列车长黄鸣晓举起安全牌:“热水不能接太满哦!大家记住了吗?”孩子们清脆的回应声与欢笑声交织,车窗上五彩的卡通贴纸在阳光下流淌着暖意——这方不足两米宽的过道,此刻已成为广铁集团“童趣列车”的魔法舞台,让安全知识随着车轮的节拍悄然扎根。

曾几何时,亲子高铁出行是许多家庭的“甜蜜负担”。传统车厢内儿童活动空间匮乏,活泼好动的孩子极易因长时间静坐产生焦躁。“双胞胎在车厢追逐打闹,我既要道歉又要追跑,一趟下来精疲力竭”,一位母亲的感慨道出普遍困境。而广铁集团的破题之策,是将“限制”转化为“引导”。

当G6353次列车载着满厢欢笑驶向梅州,广铁集团的实践已超越服务升级本身,昭示着公共治理的深层逻辑:

真正的现代化服务,是让刚性规则与柔性关怀相融共生。“童趣车厢”用游戏化解说教的隔阂,用色彩软化金属的冰冷,证明安全警示未必与枯燥相伴——它可以是风铃叮咚的积分奖励,也可以是亲子协作完成的彩绘粽子。

高效的公共治理,需以“精准化”取代“大水漫灌”。从依据客流动态开行童趣专列,到为留守儿童密集区加配双语安全手册,这种精细化运营思维,正是公共服务从“有”到“优”的关键跃升。

车窗之外,湖南山区的学生通过研学列车读懂钢轨上的红色基因;岭南乡村的孩童因安全漫画知晓避险常识——当一列火车既能运送旅客,也能搭载知识与希望,它便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为丈量社会文明进程的标尺。(陈瑞祥)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