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七一 忆初心:保持“520”的旋律

2025-07-09 17:36:47 编辑:拓

初闻旋律。

恰逢“七一”点开音乐软件,“唐朝乐队”演唱的《国际歌》赫然在列。“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每次听到《国际歌》压抑而澎湃的前奏,总会想起大学党员活动室里那场入党宣誓。2019年6月15日,大二的我在学校光荣入党,奏唱《国际歌》时,虽然有提前练习,但是还不甚熟练,那也是我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参与奏唱《国际歌》。入党谈话时,学院党委组织员丁老师问我“为什么想入党?”,当时我回答“我想成为先锋,为人民服务。”

韵律渐熟。宣誓后不久,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我便着手准备“三下乡”事宜,从队员骨干到成为国家级实践团队的队长,带着近30人的队伍,每天晨起晨练、朗诵《团章》、奏唱《国际歌》与“团歌”。分工明确,支教调研、采访撰稿,自力更生,轮流洗碗、轮番吃饭——担心男生饿狠了,于是待女生吃完男生再一拥而上“光盘”。由于住在当地乡村小学,条件简陋。但是当我走进乡村,走近基层老党员,走到孩童老人们的身边,才深切感悟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一刻懂得“初心”是“被需要的重量”,我和团队在精神洗礼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团队也收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

主动发声。

考验总是接踵而至,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正处于寒假假期的大家难免人心惶惶,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级党组织团组织迅速行动,我在第一时间向学生会内部写了一封公开信,让队伍保持稳定,学生会所有部门都领到了自己负责的线上活动。后来利用专业优势录制疫情防控微课、拍摄情景剧,在学院内部和全国有关平台取得了一定反响。随着疫情态势的变化,同学们即将返校,我向学院团委也是我的党支部书记递交了“请战书”,父母说:“外面的情况还不清楚”“太危险”,我想到课本里《金色的鱼钩》,老班长临终前还惦记着战士们有没有鱼汤喝,那时不懂牺牲,但是现在作为党员我想“我可以”。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是捐款的学生,相隔12年,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主动发声”的“冲劲”。返校之后我穿上防护服第一批次站在检测一线,在校内恢复上课后安排学生会全体成员排班执勤,党员靠前安排,深夜值班同学发现情况,穿着拖鞋就和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老万”往校门口跑,把事情解决在基层一线。大学步履匆匆,毕业前夕,我掏出放在柜子底的证书铺满了寝室的地板拍了张照片,我想自己应该无愧于这段经历。

曲调协奏。

大学毕业前夕,我向中国核工业集团投递了简历并被顺利录用,2021年3月我去往核电项目上实习,出发那天我发了一条“空间说说”:成为工人阶级的一份子!实习后匆匆返校已是5月,因为是在建设单位实习,所以在衣食住行方面没太大开销,拿到实习工资后,想着即将毕业,我向学院党委请求将实习工资作为我毕业前的党费上交,后来经过几番思考,我取出了520元钱的现金,并手写了一份感谢信,前往办公室递交给了党组织。

很庆幸,后来我在基层核电建设项目上待了将近三年时间,因为是建设型企业,所以能够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工人;因为在沿海偏僻区域,所以能够接触到许多农民渔民;因为核电是国家的重大工程,所以得以切身体会新时代国家重大工程的壮阔。在项目上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前往建设现场,看着宏伟工程一天天增高,接触朴实的一线工人,了解最基层的“肌理”。工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组织开展了“我与党旗合个影”活动,我带着相机和小党旗每天往工程一线跑,找到走在路上的工人同志与党旗合影,虽然日头正烈,但在镜头前大家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后来负责党建工作用各种载体向大家传递党的政策和理论、开展了许多一线研究,负责青年工作时共同负责数十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全程顶在熬煮草药最前线,推进许多改革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基层团委书记,团队获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许多集团荣誉。我想,党的事业就是团结大多数共同“奏响协奏曲”。

组织志愿者称量中药配比后合照.jpg

离开项目已经是第二年,离开了那“相对封闭”的环境,走进社会的“万花筒”,在网络平台上,看着舆情高发,各种的“阴阳怪气”的言论,有时也不免迷茫,回忆起大学入党时培训的一句话“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思想只有经过不断磨砺才能保持锋芒,管它疾风骤雨,我自巍然不动。

给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吧:那时你或许白发爬上鬓角,但要记得曾经一片赤诚,将“520”交给党时的那一刻心中响起《国际歌》的旋律——就像老槐树年年发新芽,初心也需要在每一次为群众服务、每一次发挥作用中,长出新的年轮。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供稿:魏燮和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