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荟萃英才分享:公务员备考研究生:跟课备考不迷路,考研心态要稳住!

2025-07-11 14:44:43 编辑:拓

各位屋大维课堂的考研儿,大家好!我是朱同学,在刚刚结束的25考研中,成功上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这段备考经历,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圆了我的研究生梦,更在应对压力中锤炼了我的心态,再次印证了“学到老,活到老”是我的人生信条。今天,想把这段真实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执念生根:从“未竟之梦”到“工作后的顿悟”

我的“研究生梦”由来已久。在校期间就曾备考,可惜因数学未过线而抱憾。后来我考公上岸,又一边工作一边备考雅思,计划申请国外研究生,但随着工作日益繁忙,这个计划也被搁置。在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自身在管理工作能力上的不足。一个念头突然闪现:读个MPA提升自己!既然要读,那就读个顶好的! 基于地理位置考量,我最终锁定了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平衡之术:繁忙工作中的备考“突围”

我的单位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周末”。幸运的是,单位领导非常支持继续深造(国家也在提倡做学者型、研究型干部),这给了我宝贵的备考机会。考虑到报考的中科大不在本地,咨询老师后果断选择了“月度班”——一个月只需请3天假,连接一个周末,时间相对好安排,避免了周末频繁奔波。

挑战与坚持:“开头热”后的断档与追赶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一直都在学习,上岸理所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习时间严重不足。工作最忙的时候,晚上连补看课程都挤不出时间,学习一度中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尽管班主任多次督促,实在身不由己)。我反思,自己属于典型的“开头热”,中断后极难坚持。好在临近统考时,我重新“抓”了回来:利用晚上时间 + 早起一个多小时 + 2倍速看回放,硬是把关键内容啃了下来。

取舍之道:回放偏好与课程的“关键助力”

相比直播,我更偏好看回放,因为可以反复拉进度条,直到听懂为止。由于中期落课太多,我不得不做出一个取舍:跳过基础课,直接从精讲课开始学。考后回想,非全MPA难度相对稍小,让我庆幸这个冒险没酿成大错,但也强烈建议有时间的同学务必打牢基础!

课程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

省时高效: 工作党最缺的就是时间。屋大维的课程省去了自己到处搜集、筛选、总结资料的繁琐,直接听课效果更佳。

精准对标: 老师清晰讲解考试题型,并着重传授答题的标准格式和核心技巧。这些务必牢记!做好笔记,反复看、反复练,答题才能有“手感”。没有老师指引,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备考策略:紧贴节奏与英语“死命令”

时间紧任务重,我没有额外制定复杂计划,而是严格遵循报班后APP课表安排。这个课表排得很细、很科学,也预留了足够的消化和刷题时间。基础不太好的同学,紧跟这套流程就足够了!

这里必须划重点强调:英语!单词!大小作文模板! 请务必花时间全部背熟!背熟!背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英语二如果掌握了足够的单词量和作文模板,提分真的不难!课程里甚至有一些“傻瓜式答题技巧”,记住它们,配合背单词背模板,过线并非难事。

给在职考研儿的肺腑之言

规划要务实,战线勿过长: 工作繁忙更要提前规划,但不建议把战线拉得太长,否则极易疲惫放弃。制定一个相对轻松但可执行的计划,每天坚持。实在没时间,也要尽快补上,落后太多容易望而生畏。

心态放平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研只是人生众多选择题中的一个。考不上,天不会塌下来;考上了,也未必就能立刻人生辉煌。放平心态,保持平常心,有时反而能事半功倍。备考过程中的坚持与成长,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的经历不算完美,有过中断,有过取舍,但最终靠坚持和策略走到了终点。希望这份真实的分享,能给正在奋斗的你们,尤其是同为在职考研的伙伴们,带来一点力量和方向,加油!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