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安翻译学院红韵延果团队三下乡第十三日|走访退休干部

2025-08-11 09:38:23 编辑:拓

本网8月11日讯 从黄土高原的果园到西安社区的院落,西译红韵延果团队带着延安延长县的苹果继续前行。当红果遇上曾与延安结下不解之缘的退休干部,一场关于岁月、情怀与甜蜜的故事,在社区的暖阳里缓缓展开。

活动当天,社区广场上的延长县苹果刚摆上桌,几位散步的退休干部便被那抹熟悉的红晕吸引。“这苹果看着真亲切,跟当年在延安看到的一模一样!”曾在延长县工作过的李大爷戴上老花镜,凑近端详着苹果上的纹路,“那时候条件苦,果农们把最好的果子留给我们,自己却舍不得吃。”

团队队员连忙递上切好的果块:“大爷,您尝尝现在的苹果,比当年甜多了!这几年有了科学种植,还有咱们团队帮忙拓宽销路,果农们的日子越过越甜了。”李大爷咬下一口,汁水顺着嘴角流下,眼眶微微湿润:“甜!真甜!不光果子甜,听着你们说的这些,心里更甜。”周围的退休干部们也纷纷围拢过来,有的回忆起在延安插队时帮果农摘果的场景,有的说起当年带延安苹果回家的稀罕事。一颗苹果,成了打开记忆闸门的钥匙,将岁月深处的延安情结轻轻唤醒。

忆往昔:实干精神在果香中传承

“你们年轻人能跑这么远来推广延安苹果,不容易啊!”退休干部王阿姨一边品尝苹果,一边对队员们说,“想当年我们在延安,修梯田、建水库,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现在果农们在石头缝里种出这么好的果子,跟我们当年干事业的劲头一模一样!”

队员们趁机讲述果农们的故事:“有位大叔为了让苹果着色均匀,每天凌晨就去果园转,调整反光膜的角度;还有阿姨们手工疏花疏果,一个枝桠一个枝桠地挑,生怕漏了一个坏果。”老干部们听得频频点头:“这就是实干!不管时代怎么变,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能丢,你们把这点讲出去,比光说果子甜更有意义。”

话当下:乡村振兴里藏着共同的期盼

聊起延安的变化,退休干部们格外关切。“现在延长县除了种苹果,还有别的产业吗?”“年轻人愿意回去种地吗?”面对一连串的问题,队员们拿出手机里的照片:“您看,这是新修的路,能运好几吨苹果;这是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年轻人通过直播卖果子,可时髦了!”

曾在乡村振兴岗位工作过的张大爷欣慰地说:“乡村振兴就得靠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搭桥梁,把好东西送出来,把新理念带进去。这苹果不仅是果农的收入来源,更是老区发展的希望啊!”他还主动提出:“我认识几个做农产品推广的老同事,我帮你们牵线,让更多人知道延长苹果。”

别离:带着期许继续前行的脚步

夕阳西下,活动接近尾声,退休干部们却迟迟不愿离开。有的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说要帮团队联系更多社区;有的买下几箱苹果,说要送给老战友“尝尝延安的新味道”;还有的拉着队员们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常回延安看看,告诉果农们,西安人惦记着他们的好果子!”

返程的路上,队员们看着车里剩下的苹果,每一颗都像揣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意。一位队员在日记里写道:“原以为我们是来送苹果的,没想到收获了这么多温暖与力量。老干部们对延安的感情,对实干的坚守,对乡村的期盼,都让我们明白:推广苹果,不只是卖产品,更是在传递一份跨越代际的精神接力。”

这次与退休干部的邂逅,让红韵延果团队更加坚定了方向。未来,他们不仅要让延长苹果的香甜飘得更远,更要让延安的精神与情怀,在城乡之间久久传扬。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