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8月27日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养老服务则是这份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具体承载。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解决养老难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指明了方向。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截至2023年末,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697万人 ,占总人口的21.1%。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基本需求,还涵盖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存在诸多短板,如城乡、区域供需失衡,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制约社会的和谐发展,深化养老服务改革迫在眉睫。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是基础。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挥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统筹协调作用,利用乡镇(街道)“一站式”业务办理窗口和资源信息汇集平台,让政策与服务落实更高效;完善村(社区)“中心 + 站点”,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圈。通过三级网络协同,让城乡老年人都能便捷获取适配、充足的养老服务,破解城乡养老服务不均衡难题,真正实现养老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创新养老服务形式,让服务触手可及。当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主要方式各有优势,但协同不足。应大力推动培育专业化上门服务,让专业护理人员走进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推行“社区 + 物业 + 养老服务”模式,借助物业贴近居民生活的优势,为社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应急救助等服务;打造枢纽型、开放型专业服务机构,整合各类养老资源,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实现三类养老服务有机贯通,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提质扩容,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品质有了更高追求,“银发经济”潜力巨大。各地应抓住机遇,积极做强养老服务主体,培育一批有实力、有信誉的养老服务企业;做优养老服务产品,开发多样化养老服务项目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做大规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养老服务市场与老年需求“双向奔赴”。
养老服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协同努力。政府要强化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创新服务模式,社会组织提供志愿服务和精神慰藉;家庭也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给予老人情感关怀和生活照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年人为社会发展奉献一生,当他们步入暮年,理应得到社会的悉心照料与温暖关怀。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是我们对老年人的深情回报,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养老服务改革必将取得丰硕成果,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让“夕阳”绽放出更加温暖而灿烂的光彩 。
铜冶镇 张世玉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