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青春之力,护内画古韵 —— 内画寻光实践团解码非遗传承新路径

2025-08-28 09:11:16 编辑:拓

本网8月28日讯 在河北衡水,有一门于毫厘间勾勒乾坤的艺术 —— 衡水内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凭借独特的 “反向作画” 技艺,在鼻烟壶狭小空间里演绎山水万象、人物百态。然而,这项曾获乾隆御批 “鬼斧神工”、令西方人惊叹的东方技艺,如今面临传承困境:全国专业内画师仅存数十人,年轻群体认知度亟待提升。2025 年暑期,东南大学内画寻光实践团踏上探寻之旅,以青春视角解码非遗传承,为古老技艺注入时代活力。

一、溯源:触摸三百年匠心底蕴

走进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实践团开启沉浸式体验。从清代起源讲起,匠人们以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等材质的壶坯内反向创作,让 “冀派内画”(以河北衡水为中心的内画流派)凭借精妙构思独树一帜。在这里,传统题材与创新表达碰撞交融:既有描绘历届美国总统肖像的作品,曾引得外国外交官打趣称愿以 “坦克交换”,彰显东方技艺的国际魅力;也有内画与 “老白干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合作,中空玻璃球体内画经酒液折射,营造出震撼视觉效果,让非遗真正 “活” 进百姓生活。

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内画绘制时,深刻体会到技艺的严苛:特制弯钩笔从瓶口探入,视野受限、操作反向,每一笔都考验耐心与专注力。当他们在壶内绘出第一朵小花时,便深切领悟到 “工匠精神” 的分量 —— 这是三百年传承中,匠人对极致的坚守。

 

 

实践团成员亲自体验内画制作

二、对话:专访内画传承人粘跃峰,聆听坚守与创新故事

为更深入探寻内画传承脉络,实践团专访了衡水内画第二代传承人粘跃峰。这位与内画相伴数十载的匠人,向实践团讲述了属于他与内画的故事。

粘跃峰的内画生涯,缘起于家族传承和衡水内画艺术的熏陶。他自幼受内画艺术熏陶,大学毕业后深耕这一领域,三十年如一日,让内画技艺在坚守中沉淀、在创新中生长。在他眼中,内画是 “方寸之间的艺术”,更是承载文化与记忆的载体。从绘制传统山水、人物,到将现代元素、国际视野融入创作,粘跃峰不断拓展内画边界。为让古老技艺接轨时代,他探索内画与文创、科技的融合,让鼻烟壶上的风景通过短视频、VR 等形式走进年轻人的屏幕与生活。

谈及传承困境,粘跃峰坦言,内画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年轻学徒流失率高是现实难题。但他始终相信,“内画的根是传统,魂是创新。只要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感受这份‘毫厘间的匠心’,就有传承的希望”。他也以自身行动示范:开设内画体验课,带年轻人触摸弯钩笔的温度;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亲眼见证壶内 “乾坤” 的诞生。在他看来,“传承不是守着老物件不变,而是让内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这场对话,让实践团成员看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 —— 在岁月长河中,正是无数像粘跃峰这样的匠人,以青春、热血浇灌,才让内画艺术的火种,在时代更迭中始终闪烁。

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粘跃峰深入交流

三、共鸣:聆听 Z 世代非遗心声

走出专访场景,实践团走上衡水街头,与年轻人展开 “内画对话”。令人欣喜的是,Z 世代对这项传统技艺并不陌生,“非遗”“技艺高超” 成为高频评价标签。有人赞叹内画 “分寸之间见乾坤”,感慨反向作画的技艺震撼;也有人钟情手工艺品的温度,视其为工业化时代珍贵的 “匠心符号”。

但交流也暴露出痛点:年轻人 “想了解却缺乏途径”,期待线下体验课、线上视频教程等多元形式。当被问及传承建议,“短视频传播”“跨界文创”“科技赋能” 成为关键词 —— 他们希望借镜头展示内画创作奇妙过程,凭 VR 技术沉浸式感受笔尖乾坤,让内画图案融入文具、饰品等日常物件。这背后,是年轻群体对 “非遗活化” 的思考:既要守护传统根脉,更要拥抱时代潮流。

街头采访

四、行动:青春力量激活传承新篇

深知传承重任,实践团以 “调研 + 传播 + 实践” 为路径,为内画传承聚能。通过发放问卷,剖析大众认知:超六成受访者从网络了解内画,但深度传播不足;超七成期待创新传承形式。基于此,实践团策划多元行动:传播赋能:制作内画技艺科普短视频,聚焦 “反向作画” 过程、匠人故事,在社交平台推广传播,让更多人看见内画的 “神奇”;实践传承:筹备线下体验活动,邀请内画传承人指导年轻人创作,搭建 “从了解到体验” 的桥梁;文创探索:构思内画元素文创,将山水、人物图案融入书签、钥匙扣等,让非遗美学贴近生活。

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言:“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内画不只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更是能走进青春日常的‘新国潮’。” 这份青春担当,呼应着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 当古老技艺遇见年轻力量,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正让衡水内画的 “方寸之光”,在新时代愈发璀璨。

实践团合影图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衡水内画,借青春之力突破传承瓶颈,焕发出新的生机。内画寻光实践团的探索证明,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 “守旧”,而是以理解为基、创新为翼,让年轻一代成为传承的主角。期待更多青春身影加入,让这门 “毫厘间的艺术”,持续书写跨越时代的匠心传奇!

作者:内画寻光实践团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