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华北电力大学校“红色薪火实践队”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开展“童心绘梦 · 匠心传承”志愿服务活动。与传统手工活动不同,本次活动以“宣讲留法勤工俭学精神”为核心主线,通过“历史讲解+场景还原+互动问答”的多元形式,让家长与小朋友在深度参与中读懂红色历史、感悟先辈精神,让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在宣讲实践中落地生根。
“1919年至1920年,先后有近2000名中国青年远赴法国,他们一边在工厂做工谋生,一边走进课堂学习新知,只为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就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活动开场,志愿者宣讲团成员便以时间为轴,用通俗的语言为现场参与者搭建起历史框架。为了让抽象的历史更易理解,宣讲者特别结合纪念馆馆藏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登记表》复刻件,讲解青年学子当年克服语言障碍、适应艰苦生活的细节,“周恩来同志在巴黎期间,不仅在雷诺汽车厂做工,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社团、创办刊物,把先进思想传递给更多同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让“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矢志报国”的精神内涵变得可感可知。
在随后的展厅宣讲环节,志愿者与纪念馆“小小讲解员”组成“1+1”宣讲搭档,围绕“探索救国路”“播撒革命火”两大展厅主题展开深度讲解。在“赴法启程”场景展区,志愿者指着当年的船票复刻件与行李箱实物,引导小朋友思考:“如果你们是百年前的青年,愿意离开家乡、远赴异国追求理想吗?”;在“思想觉醒”展区,小小讲解员则手持先辈书信手稿,逐字逐句念出“愿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誓言,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家长们轻声为孩子解读文字背后的理想信念。互动问答环节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培养了哪些革命先辈?”“他们带回的先进思想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等问题,不仅激发了小朋友的思考热情,更让在场者在交流中深化了对历史精神的理解。
活动尾声,志愿者还特别设置“精神传承”分享环节,邀请家长与小朋友结合当天的宣讲内容,谈谈对“留法勤工俭学精神”的感悟。“原来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辛苦和坚持换来的”“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孩子们质朴的话语,成为本次宣讲活动最生动的成果。志愿者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宣讲+实践”的形式,走进更多红色场馆,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革命精神“传”下去,用青年力量助力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通讯员:吕静怡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