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领导“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号召,7月11日,华北电力大学“‘童’心筑梦,‘阜’见未来”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期待,踏上前往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凹里村长林希望小学的征程,正式拉开了为期数日的乡村支教实践活动序幕。
图 1 实践队员抵达凹里村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实践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早已整装待发。一辆辆满载着爱心的车辆缓缓驶出,车厢里整齐堆放着精心筹备的书籍、文具、体育用品等物资——每一本书都承载着拓宽视野的期盼,每一件文具都寄托着助力学习的心意,每一套体育器材都饱含着强健体魄的祝愿。经过数小时的颠簸,车辆终于抵达长林希望小学。古朴的铁门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却难掩校园内的整洁与温馨:平整的操场、粉刷一新的教室、窗台上摆放的绿植,都透着一股质朴而蓬勃的生命力,让队员们对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充满向往。
图 2 实践队员们参观希望小学教学楼
稍作休整后,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按照事先分工,有条不紊地对各类物资进行清点、登记、分类码放。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差异,队员们还专门规划了分批次发放方案,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精准送到孩子们手中,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与此同时,结合当地教学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队员们围绕科普知识、艺术启蒙、趣味英语、体育拓展等多个领域,初步敲定了课程框架,为次日顺利举行开班仪式筑牢基础。
图 3 实践队员们整理物资
实践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凹里村,沉浸式感受乡村的发展脉动。漫步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只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连片的菜地里,黄瓜、豆角、西红柿等蔬果长势喜人,田间地头不时传来村民们劳作的欢声笑语;远处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松柏挺拔而立,与错落有致的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态宜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村民们热情的招呼、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阜平淳朴的乡风民情,也坚定了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的决心。
图 4 实践队员们熟悉周边环境
夜幕悄然降临,实践队的宿舍却依旧灯火通明。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围绕开班仪式的流程细节、课程内容的深度打磨、学生安全的保障措施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我们可以在开班仪式上增加一个‘心愿墙’环节,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小愿望,后期尽力帮他们实现。”“科普课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用更生动的案例讲解地理知识。”“户外活动一定要提前检查场地,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引导。”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教案的字句斟酌到互动游戏的环节设计,都力求兼顾教育意义与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图 5 实践队员们讨论备课
此次华北电力大学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不仅为阜平县的乡村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搭建起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桥梁,更让实践队员们在扎根基层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意义。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与担当,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用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使命,为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撰稿人:宋泽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