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四化协同”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

2025-09-08 10:16:20 编辑:拓

本网9月8日讯 近日,在教育部2025年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中,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报送的《构建“七彩社区”,探索学生参与新模式》经推荐与评审,入选“学生参与”版块优秀成果,并被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资源库。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中心,以“立德强能”为根本目标,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全域化、育人力量下沉化、功能空间集成化、七彩育人品牌化”的“四化协同”模式,全面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该校已成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党建引领全域化:组织扎根一线,红色阵地全覆盖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将党建引领作为社区育人工作的核心,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建设红色教育阵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社区生活。

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构建“党委—系部党总支—社区党支部”三级责任体系,出台党建进社区专项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全年开展思政宣讲、红色微党课等48场活动,覆盖学生超6000人次。

打造红色浸润阵地。实现宿舍区红色文化全覆盖,设立党员先锋岗32个、党员示范宿舍43间,推行“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的“三亮行动”。

创新精准思政模式。通过“长廊微党课”“红色故事会”“我向党组织说心里话”信箱等多种形式,开展浸润式思政教育。同步实施“社区网格化一张表”管理机制,党员牵头开展矛盾调解、文明倡导等志愿服务,有效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育人力量下沉化: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响应零延时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推动各类育人资源向社区一线汇聚,通过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专业队伍常态驻守、智慧服务高效响应,全面对接和响应学生各类需求。

推动领导干部下沉。校领导班子定期开展“书记茶话会”“校长午餐会”“系书记面对面”等活动,落实“四进”要求,2024年共收集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327项。

组织专业队伍常态驻守。实施“辅导员+班主任”“双入驻”机制,辅导员常驻社区办公。心理教师提供“日间坐诊+夜间热线”服务,专业教师组建导学小组,每月开展2次学业指导。

构建快速服务响应机制。设立“爱心驿站”,提供12类便民设备;开发“山科社区”小程序,实现报修平均2小时响应;年均举办优秀校友及劳模进社区活动20场。

功能空间集成化:供给科学优化,服务效能倍增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系统规划社区空间、深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设施使用效率,打造集成化多功能育人场域。

优化功能空间布局。建成涵盖党团会议室、阳光心理工作站在内的十大类671间功能用房,制定12项空间使用公约,由152名楼长和层长协同管理。创新设立“学业加油站”“生活服务站”和“多功能活动中心”,构建“五分钟便利生活圈”。

深化服务供给改革。围绕硬件、文化、安全等六个维度优化服务,“爱心小站”提供缝补、工具借用等服务,连廊与楼层文化实现全覆盖,建立“日巡-周检-月练”安全机制。

提升设施使用效能。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数字化建设、搭建“共享+”一站式社区线上服务群、建立需求响应机制等措施,自助打印和图书借阅设备使用率、智慧自习室座位利用率和文体器材周转率较改造前显著提升。

七彩育人品牌化:体系立体赋能,素养发展全景化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聚焦学生德、智、体、美、劳、心、法七大素养,打造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标识的“七彩社区”育人品牌,年均开展百余场主题活动。

构建七彩品牌矩阵。“党建红”开展“强国有我”演讲,“劳动橙”组织“耕读青春”实践,“安全蓝”推行反诈宣讲与应急演练,形成特色育人品牌矩阵。

搭建综合育人平台。将社区拓展为思想引领、生活服务与文化交融的综合平台,实施“一系一品”工程,如纺织服装系“霓裳志愿服务队”改造旧衣,汽车工程系开展无人机检修实践,实现专业服务与社区场景深度融合。

完善长效评价机制。建立“个人+团队”“量化+质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社区表现纳入评优标准,设立“星级文明宿舍”“榜样领航”等荣誉,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动力。学生社区骨干队伍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500余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年服务时长超700小时,形成“自主治理-多元评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