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春赋能常州抗战记忆 奋力传承书写家国情怀

2025-09-08 17:14:55 编辑:拓

本网9月8日讯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红星★闪闪实践队师生以“不忘伟大抗战精神继续前行——常州抗战记忆中的家国情怀”为主题,深入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武进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等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创新采用“史料挖掘+实地寻访+数字转化”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多专业协同与数字赋能,让常州抗战记忆焕发新时代光彩,让家国情怀深植青年心中。

赋能红色记忆永续传承

实践团队整合大数据与会计、建设工程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优势,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注入科技动能: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运用数据管理技术,系统整理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口述史料,构建“红色常州抗战记忆数字库”。“用会计专业的精准性守护历史的真实性”,学生郭峻辰说。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通过优化参观流线设计,提升场馆观展体验,让历史场景更具沉浸感;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通过监测展厅环境,制定科学文物保护方案,以专业和技术手段守护红色记忆的物质载体。

沉浸体验:行走的大思政课润物细无声

在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队员们凝视着带弹孔的军帽、锈迹斑斑的电台,仿佛听见80年前的战地电波;在武进瞿家村“江抗”总指挥部旧址,透过修补的草鞋、遗址文物,感受军民鱼水情深。开设的“梧桐树下微课堂”以抗战大刀、作战地图等实物为切入点,围绕“穿越抗战年代如何通信?”等话题,讲述“江抗”战士以弱胜强的战斗故事与胡发坚等英雄事迹。队员们聆听小讲解员讲述江南抗日故事,寻访居民与场馆工作人员。学生杨诗贤在实践心得中写道:“鲜活的历史让家国情怀有了更真切地体会。”

思政课程: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实践团队将成果不断转化为多元教学资源:开发《智能技术在红色遗址保护中的应用》《大数据分析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等专业融合教学案例,以实践点亮技能教育;创作《家书》主题微视频多媒体作品,以真情实感触动青年;在自创公众号“追光路上放光彩”发布2处遗址详情、5位抗战人物事迹、10篇实践心得及文物故事系列推文。团队将持续扩充“追光路上放光彩”平台内容,让常州红色故事传播更远。“努力打造“思政教育+专业实践”协同育人基地,努力形成思政长效育人机制”,指导老师马文娟、虞恬、汪凤兰表示,将持续探索思政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常州红色基因传承。

青春丈量热土,家国融入血脉。这个夏天,红星★闪闪实践队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专业赋能历史传承,以青春书写家国情怀。他们以“明志笃行”校训为指引,在知行合一中印证: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专业在文化传承中彰显价值。红色基因已融入青春血脉,抗战精神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奋勇前行。

文:马文娟、陈梓 图:虞恬 汪凤兰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