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驼铃到高铁:格库铁路绘就丝路新图景

2025-10-21 15:03:38 编辑:拓

10月15日,当格库铁路扩能改造主体工程完工一周年的汽笛在昆仑山下回响,2409.69万吨货物、42.35万人次旅客的运输成绩单,为这条“大漠新丝路”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货运量39.8%的同比增幅与客运量127%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印证了扩能改造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更彰显了这条西部交通大动脉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格库铁路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西部铁路网的枢纽性重构。这条东起格尔木、西至库尔勒的钢铁干线,串联起青藏铁路、和若铁路、南疆铁路等多条干线,形成了第三条进出疆的战略通道。扩能改造后新增的28座会让站,将线路日均通行列车从15对提升至34.2对,货物运输能力从每年1600万吨跃升至3357万吨,彻底改变了此前运力饱和的困境。这种“织网成脉”的效应,让新疆的煤炭、棉花等物资得以更高效地运往内地,也让内地的工业产品便捷进入南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扩能升级后的格库铁路,更是激活区域经济的“黄金引擎”。在青海茫崖,铁路客运“零的突破”让26万余人次得以便捷流动,当地的铁粉、化工产品与新疆的农副产品借铁路实现双向流通;在新疆南疆,95%以上的货源经格库铁路运输,出疆时间压缩9小时以上,极大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值得关注的是,5200吨货物列车牵引试验的成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运量提升,为疆煤外运等国家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这种“物流畅则经济活”的良性循环,正为西部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格库铁路承担着联通内外的使命。它向西可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对接中亚市场,向东融入全国铁路网络,让中国制造搭乘钢铁驼队走向亚欧各国。扩能改造后形成的中欧班列新路径,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贸易通道,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高效运输保障。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如今钢铁巨龙的风驰电掣,这条线路延续着文明交流与互利共赢的基因。

值得称道的是,这条基建奇迹始终坚守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在阿尔金山段,建设者通过截直取弯设置展线,并为野生动物预留通道,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这种发展理念,让格库铁路不仅成为运输大动脉,更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线。

一年的数据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格库铁路的扩能增效,本质上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生动实践,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具体体现。随着这条大漠新丝路持续释放效能,必将进一步拉近东西部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让丝绸之路的新故事在钢铁轨道上不断延伸。(禹涛)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