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广深城际铁路I、Ⅱ线迎来历史性时刻,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提升至200公里。这条连接广州与深圳的“钢铁动脉”实现运营品质的全面升级,不仅大幅压缩了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更为即将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提速增效,重塑湾区交通新格局。当天9时,C8003次列车从广州东站平稳驶出,车厢内信息显示屏上的时速数字稳步攀升至200公里。这一速度的提升,使广州至深圳的最短运行时间压缩至57分钟,较此前节省近30分钟。全线平均旅行时速由113.4公里提升至123公里,增幅达8.5%,显著提升了线路的运输效率。此次提速得益于国铁广州局今年4月启动的全面提质改造工程。经过5个月的精心施工和9月份的密集综合试验,线路各项指标均满足时速200公里的安全运行要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铁路建设的高水平,也展现了对运营安全的高度重视。
优化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铁路部门同步优化了运营组织方案。新运行图每日安排开行本线和跨线动车组列车178列,广深间直达城际动车组增加至19对。而新增福田、广州北方向动车组列车,则进一步扩大了线路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公交化”运营成为此次提速的又一亮点。高峰时段最短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钟,真正实现了“随到随走”的便捷出行。针对通勤需求,铁路部门在广州东站至深圳站间开行直达列车38列,13时至19时平均每30分钟1列,有效满足了不同时段旅客的出行需求。
服务全运,保障赛事高效运转。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重要交通保障工程,广深城际铁路的提速提质恰逢其时。针对深圳光明区分会场的光明城站,铁路部门大幅增加了停靠列车数量,由31列增至47列,确保赛事期间人员往来顺畅。而列车上特别准备的全运会纪念玩偶与徽章,不仅增添了赛事氛围,也为旅客提供了珍贵的纪念。这些细节服务,体现了铁路部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对体育事业的支持。
广深城际铁路的提速,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促进了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吴慧)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