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郑钦文擎旗看干部“精气神”的赛场淬炼

2025-11-17 17:00:10 编辑:拓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十堰籍名将郑钦文高擎湖北代表团旗帜,神采奕奕地引领荆楚健儿昂首入场。这一幕,令人心潮澎湃。赛场亦是“考场”,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与基层干部的履职尽责,在时代的大潮中异曲同工。郑钦文从肘部手术后的康复低谷,到全运赛场的“王者归来”,其背后所蕴含的坚守、拼搏与担当,正是对我们每一位基层工作者如何在新征程上砥砺“精气神”、奋力“挑重担”的生动映照与深刻启迪。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筑牢信仰压舱之石。郑钦文在巴黎奥运夺金后,并非一帆风顺,她经历了右肘关节手术和漫长的康复期,世界排名一度下滑,却依然选择在并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为家乡站上全运赛场。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源于对湖北这片热土的深沉热爱和为国为省争光的坚定信念。反观我们的工作,在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在矛盾凸显的转型期,何尝不是一场需要持久耐力和坚定意志的“马拉松”?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难免会遇到像郑钦文所面对的“肘部伤病”一样的“拦路虎”和“硬骨头”。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她那种“逆境中不退缩,低谷中不放弃”的坚韧,始终把牢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把服务群众的初心、履职尽责的使命摆在最高位置。唯有如此,方能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以“铁杵磨成针”的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劲,磨砺担当宽厚之肩。郑钦文的成长轨迹,是“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最真实的写照。年均超过300天的刻苦训练、近20场国际赛事的奋力拼杀,才铸就了奥运赛场的辉煌与全运旗手的荣光。湖北省体育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更是专门开展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将士学习她的奋斗精神,以“赛场即战场”的决心投入备战。这启示我们,干部的“担当臂膀”,绝非在“躺平”中练就,而是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实战中锤炼出来的。面对发展中的瓶颈、治理中的难题,我们必须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敢于到任务重、困难大、矛盾多的一线去,真刀真枪地磨砺。要像郑钦文对待每一场比赛那样,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攻克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在担当作为中展现新时代干部的风采。

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同,凝聚奋进磅礴之力。郑钦文并非在孤军奋战。她的身边,有教练的悉心指导,有康复师的精心理疗,更有湖北省体育局乃至六千多万湖北老乡作为坚强后盾。她的成功,是团队协作、系统保障的成果。这深刻揭示:任何事业的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推进一项重大政策落地,还是解决一个具体的民生难题,都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需要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力。我们要学习湖北体育代表团那种“拧成一股绳”的团结精神,在工作中注重协同配合,打好“组合拳”,形成“一盘棋”。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汲取基层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

硝烟终将散去,但拼搏的精神永不落幕。让我们将赛场上激荡的豪情,转化为服务岗位上的实干担当,以更饱满的“精气神”,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

作者:辛沛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天河街道办)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