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评】立冬砺行,为民服务“暖”在实处

2025-11-18 14:08:54 编辑:拓

立冬,是收藏、是积淀,更是对万物韧性的考验。唯有将节气里的“御寒智慧”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提升密码”,才能在寒风中架起连心桥,于寒冬里筑牢民生暖防线。

立冬之“暖”,在俯身问需中察民情、传温度。寒风起于青萍之末,民需察于细微之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若将民生服务比作冬日御寒,“问需”便是添衣保暖的前提,唯有像农人感知节气变化般敏锐,摒弃“坐堂听政”的被动思维,精准体察民情冷暖,实现从“被动响应诉求”到“主动预判需求”的转变,方能让治理温度穿透表象,精准滴灌至每一个需关怀的角落,将抽象的为民理念,化作群众可触可感的冬日暖意。

立冬之“暖”,在破题攻坚中解民忧、驱寒意。民生实事不是“大水漫灌”的笼统部署,而是“精准滴灌”的具体实践,面对民生领域的复杂命题,核心正在于“把事办在群众心坎上”,以“实”破“虚”,用初心校准方向,才能驱散民生困局的“寒气”。既要找准民生痛点的“小切口”,以绣花功夫拆解复杂问题,避免“大而化之”的空泛施策;更要汇聚共建共治的“大合力”,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治理资源,让每一步行动都锚定群众真实需求,每一份付出都承载民生殷切期盼。让服务的暖意,化作驱散冬日寒意的力量。

立冬之“暖”,在长效服务中初心、暖意。节气有轮回交替,民生无四季之分。民生保障从不是“一阵风”的短期突击,而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交织的长期实践。需卸下浮躁执念,把为民服务织入日常肌理、浸于细微点滴,以恒常行动让暖意慢慢渗透,从需求响应的闭环衔接,到服务细节的持续打磨,让每一次俯身都成为民心滋养的涓流,最终让“一时暖意”沉淀为跨越四季、扎根群众心底的“长久信赖”,让民生温度始终恒定如初。

立冬至,寒意浓,民心暖。干部的担当要体现在为民造福上,成长从不是暖房里的“娇养”,而是走出来的底气、干出来的本领。唯有在问需中增温度,在攻坚中强本领,在坚守中见初心,才能让每一份担当都成为驱散寒意的阳光,让群众的获得感在寒冬里愈发真切。(黄陂区横店街道办事处 戴泽华)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