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疆公益慢火车:慢时速里的民生加速度

2025-11-20 10:22:25 编辑:拓

11月8日晚,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CCTV-1综合频道播出,新华社记者郝玉为大家讲述《“慢火车”的速度温度》。

当人们感慨中国已进入高铁时代、追寻“诗和远方”的脚步持续提速时,在新疆南部的雪山和沙漠间,7555/7558、7556/7557次公益绿皮火车正穿梭不息。这趟2012年开行、2016年延伸至和田的列车,全程1960公里,以平均不到四五十公里的时速运行32小时49分钟,沿途停靠23个站点,最低票价仅4元,最高硬座票价165元,是新疆运行时间最长、票价最低的公益性列车,被沿线群众亲切称作“小慢”。就是这样一列“慢火车”,让每一次“登车慢行”,都映照出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中南疆的蓬勃巨变。

这趟逢站必停的列车,从来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南疆人民的“幸福加速器”。4元的站间票价,让求学的孩子能安稳往返校园,让就医的老人少了奔波之苦;车厢里的“流动巴扎”自2020年开设以来,已累计销售农副产品180余万元,阿图什的无花果、伽师的甜瓜、和田的手工艺品搭上“移动货架”,果农三站地就能入账千元,昔日难出盆地的特产如今香飘沿线站点。通学车厢的朗朗书声、就医指导的贴心叮嘱、带货路上的欢声笑语,还有短视频直播带货、乘务员主动推销的暖心服务,让这趟列车成为名副其实的“便民车”“致富车”“连心车”,把民生保障的底色擦得格外鲜亮。

我们常常聚焦于高铁的速度、都市的繁华,但南疆“慢火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追求“快”的高效率,还要守护“慢”的“接地气”。当这列绿皮火车横跨高原山川,它串联的不仅是地理上的站点,更是人心的距离、发展的希望。它让偏远县城的百姓共享交通红利,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车厢里生根结果,让“全民奔康”的承诺变得可感可触。

这趟慢火车,慢的是时速,快的是民生改善的步伐,暖的是千家万户的心田。它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从来不是单兵突进的竞速,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奔赴的远征。愿这样的“慢火车”一直开下去,带着南疆人民的期盼,在驶向更广阔幸福彼岸的路上稳步前行。(楚孟融)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