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大潮,奔涌向前。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任务的“十五五”规划蓝图已然擘画。于此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位处华夏腹地、作为长江经济带脊梁的湖北,必须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明确自身方位,展现荆楚大地的非凡担当。
一、立足省情,于“时”与“势”中筑牢发展基石 “十五五”时期,湖北的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与独特的优势。一是“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新优势。随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持续完善,湖北,特别是武汉作为“祖国立交桥”的地位愈发凸显。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蓬勃发展,将使湖北从地理中心的“十字路口”,升级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核心枢纽”。二是“产业脊梁”的坚实基础正催生“创新驱动”新动能。从“光芯屏端网”的产业集群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异军突起,从生物医药的深耕到高端装备的突破,湖北的产业体系正在创新中重塑。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众多高校院所的智力支撑,为“十五五”期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沃土。三是“长江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正绘就“绿色发展”新底色。作为拥有最长长江干线的省份,湖北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的特殊使命。近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十五五”期间,如何在持续巩固生态保护成果的同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湖北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巨大机遇。
二、聚焦关键,于“破”与“立”中明方向 面向“十五五”,湖北需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全国新质发展高地。不能满足于“制造”,更要致力于“创造”和“智造”。需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组织联合攻关,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湖北“落地生金”,将科教资源优势彻底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二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新时代“九州通衢”。 不仅要完善交通“硬联通”,更要提升规则、标准、信息的“软联通”水平。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使湖北成为国内外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和高效配置地。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强力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支持襄阳、宜荆荆两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形成“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强劲态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四是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勇担长江经济带生态使命。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绿水青山“颜值”与金山银山“价值”相得益彰,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湖北样板”。
“十五五”的宏伟画卷即将铺展,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历史的机遇。荆楚大地,向来有“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有“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只要我们锚定目标,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在国家“十五五”发展的壮阔征程中,谱写出一曲驭势而进、奋发有为的荆楚新篇!
(黄陂区木兰墨客成员 肖华风)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