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5月21日讯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为深化教学实践,提升育人品质,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首都师范大学举办“深化教学实践 提升育人品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研讨会,积极参加。
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会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和师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共同体成员校干部、教师和学生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首先由四个分会场进行了主题为“共悦共融·畅享课堂—课程思政ing”。分别以“唱支歌儿给党听——经典旋律里的红色传承”、“石话石说——探寻博物馆中的富矿”、“山河回望——美术作品中的民族精神”、“血色雪原·聚水成澜”跨学科主题现场教学活动,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们用场景式、沉浸式、立体化、具象化的教学方式,为邀约的中小学生和参会大学生、教师代表,生动展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特色教学探索。让大家充分体会到了思政与音乐、美术、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
随后进行主题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邱吉,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副院长赵丽娜,北京一零一中校长助理、昌平实验学校校长郭院丽,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高艳,分别围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纵深推进的逻辑理路”、“发挥区域集团化办学优势,固本铸魂育时代新人”、“集团化办学中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校本实践”、“构建思政一体化工作体系,创新协同联动育人新样态”等内容作精彩分享。
最后是圆桌论坛环节,由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海燕主持。音乐学院李姗、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景先庆、美术学院朱健、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娜、教育学院李雅婷六位老师围绕“思政教育的魅力与定力”,结合学科教学与思政课程融合进行深度研讨。
研讨会期间,参会人员认真聆听四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分享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有的专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如何构建科学系统的大中小学思政教学体系,强调了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的专家则聚焦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提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的具体策略。这些报告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的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使他们更加明确了学校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方向和重点。
此次参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石家庄学校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实践,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育人品质。(通讯员 祁仲轩)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