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益“慢火车”见证民生温度

2025-06-11 09:44:51 编辑:拓

6月7日清晨,当湘西雪峰山被薄雾笼罩时,K9262次列车已缓缓驶出怀化站。以每天往返四次的频率,串起怀化、娄底35个偏远乡镇的生存脉络。在高铁网络覆盖率达85%的今天,这趟最高时速不足80公里的“慢火车”,依然承载着深山居民的求学路、赶集路、务工路——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K9262次列车的票价表上,最低1元、最高22元的定价标准,已沿用近二十年。这趟列车允许旅客携带长宽高总和不超过1.5米的货物,车厢连接处常年堆着成捆的竹编、成筐的柑橘,甚至还有农户绑在座椅下的活鸡。

铁路部门的账本却并不“划算”:该线路日均发送旅客不足400人,单趟运营成本远超收入。这种看似“不经济”的选择,实则是铁路公益属性的生动注脚。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81趟公益性“慢火车”年亏损超10亿元,但直接惠及600余万山区居民。

在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K9262次列车的“慢”显得尤为珍贵。它的每一次停靠,都承载着沿线居民的生活与希望。站台上,背着竹篓的菜农、牵着孩子的父母、拎着编织袋的青壮年,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生活图景。这些乘客中,有许多是即将南下深圳的务工者,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这列火车。而对于当地的学子来说,这列火车则是他们走出大山、追逐梦想的重要通道。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这列悠悠前行的“慢火车”意义非凡。它的存在,生动体现了中国铁路于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飞速发展的高铁风驰电掣,而“慢火车”则默默扎根基层。它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让更广泛民众共享铁路发展的便利成果。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将保障民生放在心间,全力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K9262次这列穿梭在湘西雪峰山深处的“慢火车”,用它的“慢”与“稳”,书写着深山居民的生活故事,也诠释着中国铁路发展的温度与情怀。它是深山里的“生命线”,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刘佳芹)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