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号灯的记忆:红绿之间见百年

2025-06-12 09:13:50 编辑:拓

本网6月12日讯 铁路老物件是中国铁路的历史见证,它镌刻了铁路的光辉发展历程,记载了无数铁路人的鲜活记忆,是铁路人极其珍贵的财富。

近年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深入挖掘铁路老物件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着力打造“铁路老物件会说话”专题宣传工作品牌。今年以来,国铁集团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共和国印记·人民铁路为人民”主题宣传活动,向社会征集了一批“共和国印记”铁路见证物,遴选了一批“与共和国同行”铁路故事讲述人,精彩讲述中国故事铁路篇章。

在保卫里文创街区的微型陈列馆里,一盏嘎石灯静卧展柜中。这种上世纪50年代的手提信号灯,铜质灯头与玻璃灯筒的组合早已斑驳,却曾是指引列车安全前行的“铁路之眼”。当歌星张信哲借它留影时,这盏沉寂多年的老灯仿佛被重新点亮,映照出一个行业的百年嬗变。

铁路信号系统的进化史,正是中国铁路从人工操作到智能控制的缩影。蒸汽机车时代,运转车长需在列车启动前挥舞绿色信号旗(夜间则晃动嘎石灯),司机确认信号后才能发车。在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中,不同年代的信号灯、信号旗组成阵列,默默见证着铁路指挥方式的迭代。

变化在钢轨间悄然发生。1980年代,“东方红”内燃机车头开始装载更先进的信号设备;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后,“和谐号”动车组搭载了自动防护系统;如今京张高铁的智能“复兴号”,更实现了全球首次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曾经决定列车行止的红绿信号,已化作数据洪流中的电子指令。

信号灯的演变史折射出铁路精神的传承。从手持嘎石灯在暴风雨中坚守岗位,到智能系统全天候精准调度,安全始终是不变的灵魂。老站长杨存信在青龙桥车站值守39年后感慨:“从‘人’字形铁路到京张高铁,我见证了新时代的奇迹。”那盏锈迹斑斑的嘎石灯,如同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凝视着中国铁路从人力操控走向智能领航的星辰大海。(彭清宇)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