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基因进校园!华北电力大学实践队为东马池小学学生播撒爱国种子

2025-08-26 11:07:15 编辑:拓

“原来狼牙山五壮士就来自我们保定,他们的故事太让人感动了!”7 月 9 日下午,保定市东马池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课后讨论中难掩激动。当天,华北电力大学 “燕赵童蒙,电火传薪” 实践队以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家国情怀” 为主题,为该校四、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爱国教育课,通过五个递进式环节,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悟爱国精神,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图片.png

此次课程的第一个阶段,实践队员以 “红色教育是什么” 为核心,避开生硬的理论讲解,转而用 “生活场景 + 英雄故事” 的方式启蒙。队员刘钧溢拿出提前准备的长征时期 “草根干粮” 复制品,向孩子们介绍:“红军战士当年就是靠吃这些度过草地,他们不是不怕苦,而是为了让我们现在能过上好日子。” 同时,他列举王二小、黄继光等少年英雄与革命烈士的事迹,让孩子们明白:红色教育里藏着国家的过去,也藏着做人的道理。“以后我遇到困难,要像红军叔叔一样坚持!” 五年级(5)班的赵思涵在日记里写道。

图片.png

“大家还记得这篇课文吗?” 在 “红色课文回顾” 阶段,实践队员展示出《小英雄雨来》《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片段,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记忆。当提到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时,队员们组织 “我的读书志向” 小讨论,孩子们纷纷发言:“我要为保护国家读书”“我想发明东西让祖国更强大”,纯真的志向里满是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个阶段 “党和国家历史事件普及” 中,实践队员创新采用 “历史拼图” 游戏,将中共一大、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关键事件做成拼图卡片,让孩子们分组合作完成拼接。“从 1921 年到 1949 年,共产党带领人民打了 28 年仗,才建立了新中国!” 在队员的讲解下,孩子们不仅理清了历史脉络,更理解了 “新中国来之不易” 的深刻含义。五年级(6)班的拼图小组完成后,还主动向其他同学讲解 “为什么南昌起义很重要”,课堂氛围热烈。

图片.png

考虑到实践地点在保定,实践队特别设计了 “本土革命故事” 环节,聚焦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队员们先播放了精简版纪实视频,随后邀请孩子们复述故事细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五位壮士跳崖前毁掉枪支,是不想让敌人拿到,他们太勇敢了!” 五年级(7)班的李子轩说。队员曹琪汭趁机引导:“爱国不是口号,而是像五壮士一样,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平时做好自己的事。” 孩子们纷纷点头,爱国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课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实践队以 “疫情里的家国情怀” 为切入点,让孩子们从身边事感受祖国的温暖。队员易欣岚展示了武汉封城时医护人员驰援、社区工作者坚守的图片,还讲述了 “环卫爷爷捐款 1 万元抗疫” 的真实故事。“国家封城是为了保护我们,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就是在支持国家。” 队员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白,家国情怀就在日常的每一份责任里。课后,不少孩子表示要向抗疫工作者学习,做有担当的小公民。

图片.png

“高校有责任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基层教育的鲜活素材。” 实践队指导教师张健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支教,更是高校服务乡村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实践。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