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合作社+社区”正式签约丨校企会村社联动 产学研用促振兴

2025-08-26 16:16:10 编辑:拓

1.jpg

2025年8月25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系、顺平县宏巍农业园区与保定市金熙社区在顺平县辛庄村举行了正式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校企会村社”五方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模式下的“高校+合作社+社区”的产学研用项目在顺平县辛庄村正式落地。

保定市铿锵玫瑰创业联合会自2019年开创性提出“校企会村”四方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以来,不断地探索实践,在2023年1月,调整为“校企会村社”五方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模式。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联合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了“专家库”、“技术成果库”,积极对接了四十余家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并且组织了科技下乡、技术指导、成果转化、农民培训、“乡村振兴大学生创业赛”、项目孵化及助农助困助孤、关爱乡村儿童、举办“村BA”、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二百余场。经过多年的努力,联合会形成了系列的项目和品牌活动,如“博士助企”、“科技特派团”、“社区乡村振兴市集”、“一村一社”、“火种计划”、妈妈帮“小桔灯”、“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小手”等,这些活动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联合会的组织对接下,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金熙社区和宏巍农业已经有过多次联动,彼此之间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基础。而这次的正式签约,更是将助力振兴创新扩展为常态化、体系化、项目化的合作。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系长期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贸易与旅游管理专业领域优势显著,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和科研服务能力。顺平宏巍农业园区集聚了当地农户及特色农产品资源,在农业生产和休闲农业开发方面经验丰富。保定市金熙社区作为社区治理主体,有优质农产品供应和乡村文化体验项目的需求。三方基于优势互补和对“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高度认同,达成了此次合作。

此次合作目标明确,围绕产业、人才、文化和生态四个方面展开振兴行动。在产业振兴方面,将推动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拓展社区供销渠道,提升农业附加值。通过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稳定,通过品牌化营销,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人才振兴方面,高校方为园区方培养“农业电商运营、休闲农业管理、市场营销”人才,为社区培养“社区乡村文化推广”人才,农业园区方和社区方为高校方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了园区和社区的人才需求,又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文化振兴方面,挖掘顺平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文化 + 社区体验”特色项目。通过这种方式,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生态振兴方面,依托宏巍农业园区,开发乡村旅游和产品销售项目,满足社区旅游和健康菜篮子需求。这不仅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合作内容丰富多样。在人才培养与实践联动上,高校方负责课程开设、学生实习组织和定制化培训;农业园区方提供实践基地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社区方提供社区实践场景并推荐人员学习。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在产业对接与市场拓展方面,涵盖农产品社区供销和乡村旅游合作项目。农产品社区供销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乡村旅游合作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在科研与技术支持方面,高校开展应用研究和提供技术咨询,农业园区方提供数据并参与成果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为保障合作顺利进行,三方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项目专项小组和成果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可以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合作的顺利推进;项目专项小组可以对合作项目进行具体的策划和实施;成果共享机制可以让三方共同分享合作带来的成果,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此次合作不仅是“绿色助农”、“教育实践”与“社区菜篮子”的多向奔赴,更是城乡融合发展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它将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让孩子看见大世界,让青年学子找到人生舞台。有望实现多方共赢,各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合作,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