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踪智识”赴鲁实践:以专业智慧,探放电踪迹,促智能运维

2025-08-27 11:20:37 编辑:拓

本网8月27日讯 为深化电力系统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对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学生创新团队赴国网山东省电力实验室,开展了以"高压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与智能运维技术"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本次实践聚焦GIS设备局部放电智能检测技术的工程化应用,通过现场调研、对比测试与技术研讨等环节,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践初期,团队系统参与了山东省电力实验室高压所课题组的日常工作流程。在专家带领下,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了智能变电站的GIS设备运行环境,详细记录了特高频传感器、高频电流互感器等监测设备的现场配置方案。通过观察实际运维过程中的局部放电检测应用场景,团队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干扰特征形成了系统认知,为后续技术优化奠定了实践基础。

实践中期,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GIS局部放电智能定位检测装置,在高压试验大厅开展了系统的对比验证实验。在模拟典型工况的测试环境中,团队针对装置的信噪比、采样精度和抗干扰性能进行了多维度评估。实验过程中,团队发现并解决了信号传输问题,通过优化阻抗匹配电路和重新校准采样参数,信号捕捉率提升,较初始版本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金属颗粒放电模拟实验中,装置实现了定位误差的精度突破,达到工程应用标准。

实践后期,团队与专家探讨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就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误报率控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从工程实践角度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交叉验证的解决方案,为团队优化算法架构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交流使团队成员对智能运维系统的实际需求和技术难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获取了200余组现场实测数据,完成了5份专业技术分析报告,并与山东省电力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践成果不仅验证了自研装置的技术可行性,更为后续的算法优化和系统改进指明了方向。此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化转化提供了成功范例,也为电力行业智能运维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字 华北电力大学“电踪智识”实践队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