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溯革命征程,感悟伟大精神

2025-08-27 16:25:22 编辑:拓

(华北电力大学 余厚全 蔡雨乐 赢克 郑耀国 丛荻)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西柏坡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见证了土地革命的深入、战略决战的胜利和党的建设的深化。我们本次实践以“探寻革命根脉,传承红色精神”为核心,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关键阶段的历史抉择,汲取奋进力量,增强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二、实践过程

1. 瞻仰革命地标,厚植信仰根基

站在雕塑广场,面对革命先辈群像与鲜红党旗,团队重温入党誓词。肃穆的氛围中,先辈们为理想献身的坚毅神情,让“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更具重量——信仰的力量,源于对人民的赤忱。

2. 解码《土地法大纲》,洞察群众路线

凝视《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条文,“耕者有其田”的纲领跃然眼前。1947年的土地改革,打破封建剥削枷锁,让千万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通过讲解员解析,我们理解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策略智慧——党的胜利,根植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

3. 探究三大战役,领悟战略智慧

从“大决战(一)”展览中,梳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脉络:党中央以全局视野排兵布阵,百万雄师协作攻坚,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沙盘与史料结合,还原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思维——革命胜利,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4. 研讨“两个务必”,锚定精神坐标

围绕“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团队展开研讨。从革命时期的忧患意识,到新时代的奋斗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精神传承的核心,是永不停歇的进取姿态。

三、实践收获

1. 历史认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土地法大纲唤醒了农民的力量,三大战役背靠人民支援——历史反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 精神觉醒:以“两个务必”自警

新时代物质丰富,但“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未过时。面对学业、事业的挑战,唯有秉持忧患意识,方能行稳致远。

3. 行动自觉:把传承化作实干

革命先辈的牺牲,赋予当代青年“接力奋斗”的使命。我们将以专业学习为基,在科研、服务中攻坚克难,让红色精神照进现实。

四、结语

西柏坡之行,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回溯革命征程,更懂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传承伟大精神,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勇毅前行。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