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曾说:“美育是培养良知的教育,是以道德素质为根本的文化教育。”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美育教育,7月15日,“‘童’心筑梦,‘阜’见未来”暑期实践队走进河北省阜平县长林希望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书法绘画实践课。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教学用具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为孩子们分发了毛笔、宣纸、颜料等书画工具,并耐心讲解书法基础知识。从握笔姿势到“永字八法”,志愿者们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书写简单的汉字,一横一竖间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讲解队员举起一支兼毫笔,指尖轻拢慢捻,示范着“指实掌虚”的握笔姿势。她走到孩子们中间,逐个调整他们的手腕:“你看,笔杆要直,就像咱阜平的山一样挺拔;手腕放松些,像山间的小溪水,要灵活才能流得远呀。”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毛笔字
孩子们的小脸上满是专注,有的抿着嘴调整手指,有的屏住呼吸慢慢落笔,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瞬间,总能引来一阵小声的惊叹。“原来毛笔这么神奇!”一名小男孩兴奋地展示自己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的“福”字,队员们连连称赞。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宣纸上,墨香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教室里轻轻飘荡。
图为孩子们练习毛笔字
绘画课堂上,队员们以“我的家乡”和"我的梦想"为主题,鼓励孩子们自由创作。“我要画村口的老槐树!”“我想画会飞的学校!”一个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着灵感。队员们把颜料盒一一打开,翠绿、明黄、湖蓝、赭石……像把整个夏天的色彩都搬进了教室。
图为孩子展示绘画作品
孩子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尽情挥洒创意,五彩的颜料在画纸上流淌,有的孩子画出层叠的青山和田野,有的描绘出想象中的现代化学校,还有的用抽象线条表达对未来的憧憬。"这些画作虽然技法稚嫩,但每一笔都饱含真情。"负责绘画指导的实践队员说,"乡村孩子的创造力让我们惊叹,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展示的舞台。孩子们的作品纯真又充满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
本网8月28日讯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骄傲地举起自己的书法习作和绘画作品合影留念,稚嫩的脸庞洋溢着成就感。阳光照在他们沾着颜料的小手上,也照在那些虽然稚嫩、却饱含赤诚的画作上,每一笔色彩都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在了他们心里。
图为孩子们拿着画笔合影
夜幕降临,实践队员们整理着孩子们的作品,笔记本上记满了第二天的教学计划。教室墙上,那些充满童真的画作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故事。
撰稿人:宋泽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