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8月28日讯 为积极呼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五彩花蕾美育支教团队精心打造了国际文化课程。该课程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借助先贤的行迹,带领孩子们认知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文,传递开放与包容的价值内核,助力他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理念,建立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观的初步认同。
课堂上,孩子们目光炯炯,充满求知欲。文化的种子如星光洒落,照亮了他们望向世界的窗口。
童心绘未来,智慧启新篇
从河图洛书到西周《周易》,古老符号中潜藏着中华文明的生存智慧。志愿者们借助“五行”学说,讲述万物演化的道理,引导孩子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理念;借助洛书“变与不变”的奥义,点燃他们对“创新”的向往;通过八卦推演,传递天人合一、万物“协调”的古老哲思。传统图腾在新语境中焕发生机,孩子们在感悟中萌发出对“开放”与“共享”的向往。他们的眼中映照着对未来的期盼,稚嫩的肩膀仿佛也已做好准备,承担起属于新时代的责任。
丝路贯通,文明互鉴
“一带一路”如同跨越时空的纽带,连接大陆与海洋,融合多种文明。当志愿者们讲述从长安至伊斯坦布尔、从刺桐城到非洲东岸的古老商路时,孩子们仿佛听见沙漠驼铃,看见远洋帆影,沉浸于往昔的辉煌图景。而如今,“钢铁驼队”和“巨型货轮”正延续交流的传奇。这一倡议所体现的宏大合作力量,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
它跨越地理的限制,推动沿线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携手并进,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生动诠释了“共享”理念。在听到基础设施建设兼顾生态保护时,孩子们频频点头,“绿色”发展的意识悄然生根;了解到合作模式的推陈出新,眼中闪烁着对“创新”的敬佩;认识到各国坚持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拥抱多元,“开放”的信念也在心中悄然萌芽。“一带一路”不仅是通往繁荣的道路,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全球进步的希望工程。在这堂课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在世界中的责任与力量。
同心同行,命运与共
当课堂进入非洲板块,孩子们跟随着鼓点的节奏,感受着这片土地中蓬勃的生命力与团结精神,也为面具与雕刻背后的文化与信仰深深吸引。然而,当了解到非洲也曾经历贫困、疫病与发展的挑战,他们的表情中流露出真挚的同情。
中国始终是非洲坚定的同行者。铁路、医院的援建,医疗队的派驻,农业技术的支持,如细雨般助力非洲的成长。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非项目广泛开展,既改善民生,也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使非洲文化更具活力。这些真实的合作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与世界各国并肩前行的温暖。许多人立志,将来也要为帮助他人、改变世界尽一份力——“共享”的理念,正悄悄发芽。
国际文化课的每一节,都是理解、合作与责任的播种。从中华传统智慧,到“一带一路”的现代实践,再到中非合作的感人篇章,课程深刻阐释了新发展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我们相信,这些小小的种子终将生长成林,让孩子们以更开阔的视野面对世界,以更扎实的行动共创明天,真正携手“童筑新发展,易起向未来”。
供稿人:高子璇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