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星光绘盛夏,美育润听松

2025-08-29 09:33:22 编辑:拓

2025年7月13日至17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五彩花蕾”美育支教队赴保定市易县听松书院,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美育支教活动。针对乡村儿童美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支教队以“乡村振兴”为导向,设计国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绘画、手工、音乐等多元实践形式,为当地儿童普及美育知识。

丝路驼铃在乡村课堂回响

世界文化课上,志愿者通过地图、影像等教具,为孩子们介绍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志愿者高子璇展开丝绸之路地图,从长安向东非海岸进行路线讲解,结合“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理念阐释环保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能乱砍树,要和小草做朋友”,学生们在课堂互动中表达对环保的理解。

在非洲文化单元,志愿者宋盈岳播放塞内加尔萨巴鼓的鼓点视频,讲解其文化背景。视频播放期间,部分学生跟随节奏拍打课桌。课程中还介绍了中国援建非洲铁路、医院的案例,播放相关视频时,画面中非洲孩子向中国工程师挥手的场景引发学生自发鼓掌。课后,学生王哲翰在作业本上写下“长大要当工程师,去非洲建大桥”,赵欣然则画了一艘大船,并标注“要把中国的灯笼送给非洲小朋友”。

艺术种子在指尖绽放

手工课上,志愿者带领学生开展植物拓染和纸糊灯笼制作活动。植物拓染课上,志愿者罗于涵示范敲击技巧后,学生们利用梧桐叶、狗尾草等自然材料在棉布上创作。三年级学生靳一辰将三瓣紫花摆成蝴蝶形状,操作中胶带不慎粘住手指,同桌靳晨昊主动提供帮助,两人合作完成作品。纸糊灯笼制作环节,学生分为六组,在志愿者罗于涵、冯钰琦的指导下分工协作:部分学生负责往气球上糊纸巾,部分学生在湿软的纸壳上粘贴干花。当脱模后的灯笼点亮LED灯,光影透过纸巾在墙上形成花影图案,引发学生们的赞叹。

绘画课设置京剧脸谱体验和情绪怪兽主题创作内容。志愿者张怡佳现场示范脸谱绘制技巧,学生们对照范本练习对称线条,用红色表现忠义、白色表现奸佞。五年级学生于浩辰在脸谱额头添加小太阳图案,称“画的是会发光的英雄”。内向的学生刘欣以蓝色为主色调创作情绪怪兽,边缘点缀明黄,解释为“想妈妈时,眼泪里闪的星星”。

音符照亮羞涩心灵

音乐课程中,志愿者尹博远系统讲授吉他基本演奏方法,重点关注学生指法规范。在李雨辰同学练习按弦时,尹博远逐一纠正其手势,强调“指尖垂直压弦”的技术要领。掌握基本技法后,李雨辰主动利用课后时间加强练习,最终能够独立完整演奏《夜空中最亮的星》的主要乐段。

舞蹈教学方面,志愿者林诗雅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舞与傣族舞的基本动作。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史欣悦在课程初期始终位于队列后排,第二天起逐渐转变学习态度,主动移至前排位置参与训练。在古典舞《兰花草》的舞段练习中,其动作规范、神情专注,显示出对舞蹈课程的积极投入。

晚辅时光的双向奔赴

除了白日的美育教学活动,志愿者还为学生们提供晚辅服务。每晚七时三十分,体能营和军事营的学生们陆续进入教室,携带算术本、语文书等学习资料,有序就座完成作业。辅导过程中,“这个题目怎么写”“分数怎么比大小” 等提问不断。志愿者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在纸上绘图、在草稿本上演示笔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八时三十分晚辅结束后,学生们在收拾书本时向志愿者表达感谢。

7月17日活动结束后,听松书院的负责人苑小伟评价此次活动:“支教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艺术课程,有效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这种实践是高校学子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具体体现,我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合作和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绚丽的艺术课程。”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五彩花蕾”美育支教实践队将积极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和反馈,持续推进乡村美育工作。

供稿人:王子涵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