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山“钢铁城”变“绿色城”:厂区里种满树,还能打卡“工业博物馆”

2025-09-02 17:55:35 编辑:拓

——许国柱

秋日的唐山中润公司厂区,樱花大道与银杏林相映成趣,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浓烟滚滚的钢铁车间。作为唐山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的缩影,该公司仅2023年就新增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如今15万平方米的绿地覆盖厂区,成为职工与市民休闲的“口袋公园”。这座昔日的“钢铁城”,正以“厂区变景区、厂房变展馆”的蝶变,书写着工业城市的转型答卷。

在东华钢铁的控制室内,工作人员轻点屏幕,“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正将钢铁生产中的余热转化为电能。这个由20亿元转型贷款支持的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9.72万吨,相当于种植165万棵树。截至2024年末,唐山26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环保创A,数量居全国第一,130余项世界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在唐钢新区等园区落地,全封闭物料运输系统让“钢铁厂不见钢渣”成为现实。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让老厂房焕发新生。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内,蒸汽机车、老式机床等展品静静陈列,去年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则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今年以来已吸引8万余人次参与,游客可亲手操作老设备,感受唐山工业百年变迁。这些由旧厂房改造的博物馆,如今成了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也成了城市转型的“活教材”。

转型背后,是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截至2024年末,唐山钢铁行业贷款余额超160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500亿元,85亿元的河北钢铁产业转型基金更直接助力企业升级。站在唐钢新区的观景台上,远处的高炉与近处的绿地构成和谐画面——这座曾因钢铁而兴的城市,正以绿色为笔,描绘着工业文明与生态保护共生的新图景。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