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守清廉之本 铸履职之魂:党员干部清廉履职的三重境界

2025-09-08 09:25:03 编辑:拓

本网9月8日讯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遵循。清廉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将清廉作为首要的政治品质和职业操守,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监督执纪,形成“不敢腐”的震慑监督执纪是确保党员干部清廉履职的重要保障,要构建“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必须强化监督执纪。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要强化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聚焦决策、执行等关键环节,特别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还要整合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让腐败无处藏身。通过这样强有力的监督执纪,党员干部才能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坚守廉洁底线。

制度约束,扎紧“不能腐”的笼子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清廉履职,光靠个人觉悟不够,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关键在于强化监督制约。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杜绝个人专断;要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紧盯人、财、物等关键领域,优化流程、堵塞漏洞;要坚持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要严格落实个人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

思想淬炼,筑牢“不想腐” 的堤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内心清澈澄明,行动才能方正不苟。一些干部之所以在诱惑面前败下阵来,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 “总开关” 拧得不紧,思想防线出现了松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重在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重在常对照党章党纪、初心使命和先进典型,明晰行为边界,守住思想防线;重在敬畏纪法,深入学习法规,严守“红线”“底线”。

总而言之,清廉履职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它要求我们既修好“内功”,筑牢思想防线;又做好“实功”,锤炼过硬作风;还要依靠“硬约束”,规范权力运行。唯有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深植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新征程上行得稳、走得远,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黄玉洁)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