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10月20日讯 国铁集团近日宣布,自10月20日起对“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进行优化升级。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升级不仅扩大了青年群体的积分优惠幅度,更创新推出积分“座位升席”功能。这标志着铁路服务市场化转型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国铁集团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从票价浮动机制到“静音车厢”推出,从计次票、定期票产品到如今的会员服务升级,一系列举措显示铁路正从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服务企业转变。此次会员服务优化,是这一转型路径上的重要节点。
本次会员服务升级体现了鲜明的市场需求导向。针对14-28周岁青年群体提供更大幅度积分优惠,反映了铁路部门对市场细分的精准把握。青年群体是铁路出行的重要客源,尤其是大学生、年轻职场人士等,具有出行频次高、消费潜力大、品牌忠诚度可塑性强的特点。给予该群体10倍积分优惠,相当于变相价格差异化策略,既提升了青年旅客的黏性,又避免了全面降价带来的收入损失。“座位升席”功能的引入,更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巧妙设计。它有效解决了列车座位资源实时供需错配的问题——某些席位空闲时,允许乘客通过积分升级,既提升了旅客体验,又增加了座位利用率,创造了多方共赢的局面。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差异化服务策略,打破了长期以来铁路服务“一刀切”的模式,标志着铁路运营理念的重要转变。
铁路积分不仅是优惠工具,更是构建铁路生态圈的关键纽带。从航空、酒店等行业的经验看,成熟的会员积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客户黏性,拓展收入来源。国铁集团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截至2023年上半年,铁路常旅客会员数量已达数亿人。如此规模的会员体系,通过积分联动构建商业生态具有巨大潜力。未来,铁路积分不仅可以兑换车票、升席,还可能延伸到租车、酒店、旅游等关联消费场景,形成“铁路+”大出行消费生态。这种跨界整合能力,将极大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竞争力。此次服务升级为积分体系注入了更多灵活性,为后续生态拓展奠定了基础。积分功能的丰富性直接影响会员价值感知,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的活力。
铁路服务升级的背后,是铁路定位的根本转变:从单纯的运输服务商向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传统铁路运营核心是“运人”,关注的是如何将旅客从A地运至B地;而现代服务企业的核心是“经营人”,关注的是如何满足旅客在整个出行过程中的多元需求。会员积分体系的丰富,正是这种转型的具体体现。它表明铁路不再仅仅关注运输环节,而是开始全面经营旅客出行价值链。这种转型具有深刻的行业背景。随着高铁网络基本完善,铁路建设重心正从“增量”转向“提质”,从硬件建设转向服务提升。会员服务优化正是服务提质的重要抓手。
铁路会员制改革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积分体系需要精准的成本收益测算,避免陷入“补贴陷阱”;服务差异化需要平衡公平与效率,防止引发公众质疑;系统升级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用户体验流畅。此外,铁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还需平衡市场化运营与普遍服务义务。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保障基本出行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展望未来,铁路会员制可能进一步与全国交通一体化融合,实现与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的积分互通,真正构建“一票到底、一积分到底”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观察铁路改革历程,从政企分开到货运组织改革,从客运提质计划到如今的会员服务升级,市场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主线一以贯之。此次会员服务优化看似一小步,实则是铁路服务理念变革的一大步。它标志着中国铁路正从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服务企业加速转型。下一步,铁路部门如能进一步扩大积分使用范围,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优化会员体验,将有望打造中国交通领域最具价值的会员体系,为旅客创造更大价值,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文/王玮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