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线一口”绣新颜,城市温度藏细节

2025-11-18 14:10:30 编辑:拓

驱车行驶在武汉黄陂的机场二通道,昔日菜地里“彩带”飘飘的乱象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眼苍翠;漫步火塔公路旁,提篮小卖的果农搬进了古色古香的木质售卖亭,笑意盈盈地接待游客;驻足岱黄高速入口的程家墩驿站,市民既能在阅览室静享书香,也能在小游园惬意休憩……自“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黄陂区从群众需求出发,以精准施策破解环境痛点,用细节改造点亮城市底色,让武汉“北大门”不仅更整洁优美,更充满了民生暖意。

城市治理的成效,往往藏在群众最关心的“小事”里。黄陂区的整治行动,没有走“大拆大建”的老路,而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针对机场二通道旁村民驱鸟导致的环境乱象,城管部门反复试用后选定超声波驱鸟器,既解决了果农的实际难题,又让高速沿线恢复了生态美感;面对旅游公路边果农占道经营的痛点,王家河街道出资修建免费木质售卖亭,配套停车区和垃圾分类设施,让果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更吃上了“文旅饭”。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恰恰回应了群众的真实需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让环境整治不再是单纯的“面子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四线一口”的价值,更在于实现了环境提升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作为全域旅游大区,黄陂区将5条重要旅游景区线路纳入市级“四线一口”整治延伸范围,让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火塔公路旁的35座木质售卖亭,不仅规范了市容秩序,更让果农收入增长;程家墩驿站经过改造升级,成为集阅读、健身、停车充电于一体的便民空间,既服务了过往车辆,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憩好去处;汉孝铁路旁的闲置荒地变身向日葵花海,汉口北公路边的彩色花带绵延8公里,这些景观不仅美化了城市,更成为市民打卡的“网红地”,让生态效益源源不断转化为民生福祉。

黄陂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城市治理“绣花功夫”的深刻内涵。整治行动中,黄陂区既抓重点路段打造,也不忽视薄弱点点位,梳理出20余处短板逐一攻坚;既做好“硬件”改造,也注重“软件”提升;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城管、园林、街道等多方力量,也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让村民自发拆除“彩带”稻草人,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这种精准化、精细化的治理方式,避免了“一刀切”的粗放模式,让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让城市整治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高楼大厦的高度,而在于民生细节的温度。武汉市黄陂区以“四线一口”整治为抓手,用一个个暖心举措、一处处环境变化,让居民感受到“花样”生活的美好,让游客领略到武汉北大门的风采。城市治理唯有扎根群众需求,深耕细节、精准发力,才能让整洁有序的环境成为常态,让温暖宜居的生活触手可及。黄陂的新颜,正是新时代城市治理为民初心的生动写照。(赵筱婧)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