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6条铁轨织就京津冀“同城密码”

2025-11-19 10:57:36 编辑:拓

“十四五”的五年间,京津冀大地之上,26条连接京津与河北的铁路如银带穿梭,让天堑变通途的古老愿景化作日常。从燕山脚下到渤海之滨,从雄安新区到北三县,铁轨延伸之处,时空距离不断压缩,协同活力持续迸发,轨道上的京津冀不再是蓝图上的线条,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景。

铁路网络的加密,让“1小时通勤圈”从概念变为现实。京哈高铁北京朝阳至承德段将两地通行时间压缩至50分钟,京唐城际让北京城市副中心到唐山的往来迈入一小时俱乐部,京雄城际更是以28分钟的极速串联起北京与大兴机场的空铁联运动脉。26条铁轨如同精密的神经网络,不仅打通了核心城市间的快速通道,更通过市郊铁路、城际支线等“毛细血管”,将北京中心城区与周边新城、河北环京县市紧密相连,让工作在北京、生活在河北,休闲在天津、定居在廊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铁轨延伸之处,更是产业协同与资源共享的通途。京港(台)高铁雄商段、雄忻高铁等重点线路的推进,填补了区域西南、东南方向的铁路空白,为产业转移搭建起高效通道。天津宝坻依托铁路枢纽承接北京产业疏解,雄安新区凭借四通八达的轨道网络吸引高端资源集聚,河北沿线城市的文旅资源也因便捷交通得以盘活,周末到河北从口号变成热潮。26条铁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经济线、民生线,让三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持续放大。

无缝衔接的服务升级,让铁路网络更有温度。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即将投用,实现铁路、地铁、公交立体换乘;交通联合互通卡覆盖三省市,地铁二维码跨城通用,通勤定制快巴一站直达。这些细节之处的优化,让跨城出行告别繁琐换乘,让同城待遇触手可及。当铁轨的轰鸣与百姓的笑声交织,交通一体化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五年深耕,26条铁轨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坚实步伐。从点线相连到网状互通,铁路不仅重塑了区域时空格局,更凝聚了三地人心。在后续的日子里,随着更多铁路项目的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将更加完善,让协同发展的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写下更精彩的篇章。(侯利彬)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