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切实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长与社会责任相融合、投身乡村服务实践,2025年7月13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五彩花蕾”美育支教队满怀热忱地走进保定市易县听松书院——这座深耕乡村文化传播与儿童成长关怀的基层阵地,正式开启为期五天的沉浸式美育支教活动。
此次实践以“乡村振兴”为导向,针对乡村儿童因贫困、留守等导致的美育缺失问题,通过国学与艺术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涵盖多领域,兼顾知识性与实践性,为当地孩子送去知识与温暖,以文化之力赋能乡村教育。
世界文化课上,志愿者以“一带一路”串联古今,引导学生们从河图洛书、《周易》中触摸东方哲思,在中非合作故事里感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深意。学生们睁大眼睛认真聆听 “开放” 如何让远方故事走进家乡,“共享” 如何让乡村特产走向世界。
手工课上,花朵棒棒糖、植物拓染、纸糊灯笼藏着对乡土的致敬。志愿者带领学生们采田埂野花拓印,用麦秸秆装饰灯笼,指尖温度与草木相融。这不仅是动手实践,更是引导他们发现家乡之美、培育热爱——这份热爱,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内生动力。
音乐课上,吉他弦震颤弹出的不只是旋律,更是自信的萌芽。志愿者见证学生们第一次歌唱时眼中的光,明白艺术能打破沉默,让未来的建设者敢于表达创造。绘画课上,自画像与京剧脸谱让学生们在色彩中认识自我、触摸文化根脉,他们笔下的脸谱越鲜活,乡村文化传承便越有希望。
《兰花草》舞与街舞碰撞,篮球场奔跑与武术招式交织,一动一静间,是对 “健康”最生动的诠释。志愿者看着学生们在运动中挥洒汗水、绽放笑容,深知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这些课程,正悄悄为孩子们的未来筑牢根基。
此次活动不仅收获了真挚认可——学生们课后总围拢着志愿者分享学习心得,用稚嫩的声音说“想再上你们的课”;听松书院负责人也高度肯定支教队课程的专业性与队员的责任心,称其为乡村孩子打开了“感知美的新窗口”。更让法政系“五彩花蕾”美育支教队成员们真正触摸到教育的温度与重量: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孩子梦想的悉心守护。
未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五彩花蕾”美育支教队将始终坚守“以美润心、以艺育人”的初心,一边持续打磨创意绘画、趣味音乐等课程内容,一边拓展服务半径与形式。志愿者们会继续以温暖的爱意守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既为乡村美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也用点滴行动为易县的文化振兴与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供稿人:覃己桢 王子涵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