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井冈履痕:从北山丰碑到指尖草鞋的红色寻根记——青山埋忠骨,草鞋映初心

2025-08-28 15:28:56 编辑:拓

晨雾还未散尽,井冈山的群峰已裹着黛色的轮廓苏醒。8月15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管理学院“红岩”先锋志愿服务团踏上了这片浸染过热血的土地,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约——登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英烈,探大井小井旧址触摸初心,亲手编一双红军草鞋,让步履循着先辈足迹,让指尖感知岁月峥嵘。这趟行程,是脚下的行走,更是心灵向红色根脉的叩问与回归。

北山烈士陵园:仰望不朽的丰碑

松柏苍翠,台阶肃穆。我们缓缓步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庄重沉静的氛围中拾级而上。纪念堂内,镌刻着无数先烈的姓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用青春和热血写就的壮烈人生。我们列队站立,向英烈敬献花圈、深深鞠躬。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只有心中的波涛汹涌。“他们中的许多人,牺牲时也不过和我们一样的年纪。”一位队员低声说道。正是在这种跨越时空的凝视中,我们真正理解了“信仰”二字千钧之重——他们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理想,如今正由我们接续传承。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堂。蒋欣颖 供图

大井小井:触摸历史的温度

土木结构的房屋、简陋的桌椅、狭窄的病床……虽为后代修缮,但一切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

在大井,听老师讲述他在油灯下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夜晚。就是在这样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里,革命的火种被小心守护、渐成燎原之势。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井前合影。蒋欣颖 供图

小井红军医院的故事更让我们动容。130多名重伤员因不肯透露红军转移方向,最终全部英勇就义。“什么是忠诚?什么是牺牲?”站在烈士殉难处,我们沉默良久。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早已化作青山处处,可他们的精神却如井冈翠竹,历经风雨,依旧挺拔。

图为团队成员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学习张子清先辈事迹。伍雅欣 供图

学编红军草鞋:一绳一结见精神

晚上,团队参与了一堂特殊的实践课——学编红军草鞋。粗糙的稻草、简单的木架,摆在每个人面前。我们尝试搓绳、绕线、打结,才发现远非想象中容易:稻草扎手,结构难定,一双鞋竟需千百道的工序。有同学苦笑:“我这双手编出来的,怕是走两步就散架了。”一句调侃,道出的是对红军战士艰苦条件下顽强生存能力的深深敬佩。

图为老师傅教学草鞋编织过程。蒋欣颖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编织的草鞋合影。蒋欣颖 供图

步轻意重,步稳致远

归途无声,却无人言倦;草鞋虽简,却能走出一条革命之路;青年虽稚,亦能肩负时代之责。这次实践,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何谓“艰苦”,何谓“信仰”,何谓“人民”。归途沉默,却无人疲惫——因为每一步,都踩进了历史;每一眼,都望见了未来。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日我们心中这点点红色火种,也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炽烈燃烧。我们将带着井冈山的泥土气息和草鞋上的坚韧力量,把这篇写在青山绿水间的论文,续写在祖国更广阔的大地上。(通讯员 何婷婷 毛培霖 秦诗涵)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